中国医师节③|方晓华:三十八年漫漫行医路
发布日期:2020-08-20 来源:党政办 审稿人: 浏览次数:1914
2020年8月19日,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,今天,扬州市中医院举行隆重的“庆祝2020年‘中国医师节’”系列活动。活动中,市名中医方晓华主任中医师分享了她的三十八年来的行医历程。三十八年来,方晓华博览医学,孜孜不倦,如今她已是“一号难求”的名中医。
三十八年漫漫行医路
我是1982年来到扬州市中医院工作的,转眼间三十八年过去了,医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我也从年轻姑娘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太婆。日复一日的临床工作,我从没想过我会变成“一号难求”病人信得过的医生。从我个人的工作经历,大至分为两个阶段:
工作之初,深感专业理论知识的不足,难以指导临床工作,同时认识到要做一个好的现代中医,没有扎实的现代医学基础也是不行的,故而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刻苦钻研。一是通过读书提升自我。那个年代,没有网络,没有专业图书馆,我订阅的中西医专业杂志就有4种,每周必有半天泡在新华书店,在工作之余如饥似渴地苦读经典和中西医医学书籍杂志,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。二是通过进修提升自我。1984年我去市人医进修普内科,1985年去省中医院消化科进修,92年去苏北医院胃镜室进修,2002年,我又去省肿瘤医院进修。在省中进修期间曾师从国医大师徐景藩、国家名老中医单兆伟教授,跟师一年,受到名师指点,为以后从事中医脾胃病的工作奠定了学术基础。三是虚心向前辈学习提升自我。1991年,病房收治了一位晚期肺癌患者,出现心包转移,大量心包积液,病人喘促难当不能平卧,当时我院并没有心内科的专科医生,于是我们请到了市人医心内科专家何主任会诊,何主任认为可以减轻病人痛苦的办法是心包穿刺,抽取心包积液,他当场就给患者穿刺抽液后,患者就平复了,但根本原因不能解决,几天以后心包积液再次大量出现,怎么办,总不能为这样的事再次请会诊吧,我征得上级医师的同意,自己干,反复看书上的操作方法,那时没有B超,为了安全,在穿刺针的尾端联一个电极到心电图上,胆大心细,总算穿刺成功了,以后,反复穿了9次,都是成功的,虽然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,但解决了他的痛苦,受到病人和家属的赞誉。也锻炼了我自己。1992年我去苏北医院胃镜室进修学习,这次进修是专职学习胃镜的,并没有安排消化科,我自己跟消化科李主任请求,能不能每周跟随他查房一次,他欣然同意了,我又得到了额外的学习机会。1994年我和褚晓芹老师一起创建胃镜室,当时一无所有,凭借一根外院募捐来的独眼龙旧镜子,开始了中医院的胃镜检查工作,二十几年了,随着医院的发展,又逐步开展了肠镜检查,无痛胃肠镜检查,以及多种二、三级内镜下治疗技术,到2018年以前,每年我个人的内镜工作量达到内镜室总量的一半以上。四是通过深造提升自我。1996年,南京中医药大学成人中医专升本首次招生,我通过了江苏省专升本的入学考试,重回课堂,深入学习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古典医籍,这次的学习与初学中医时的懵懂无知完全不同,是从实践到理论,再到实践,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医经典的精髓,因此考试成绩名列前茅,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学员。历时三年,终于获得本科学历,学士学位。 2000年我晋升为副主任医师,2002年初医院创建国家重点专科肿瘤科,当时高鹏担任肿瘤中心主任,但他又是副院长,同时兼人事科长,行政工作繁忙,为了协他开展工作,医院将我调到肿瘤中心担任副主任,那年我42岁,因为要熟悉掌握恶性肿瘤的诊疗,我又去了省肿瘤医院进修肿瘤内科。回来以后,立即投入到肿瘤内科的临床工作,同时参与国家重点专科的创建,创建国家重点专科既没有样板也没有经验,对于我们来说困难很大,我们就根据国家中管局的要求一切从零开始,需要什么材料,就着手准备什么材料,尤其是2003年起,要求向国家中管局上传所有门诊病历,住院病历,诊疗方案,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,当时我们医院并没有电子病历系统,必须把每一份病历从头到尾输入到中管局给的系统软件里去,并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,为此我每天都加班到深夜10至11点,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年多。国家重点专科的病历质量要求高,为了达到要求,我把每一份病历(包括肿瘤内科,肿瘤外科,介入科)都一一认真查看,到2005年临近评审的几个月,为了准备各种资料,为了保证病历质量,我也是每天加班到深夜,最后几天是通宵。经过全院上下各个相关科室的共同努力,最终顺利通过了国家中管局的评审,拿到了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这块含金量很高的招牌。 2007年,为了医院新的发展,院领导又将我调出肿瘤科,领头组建消化科。时年48岁我在肿瘤科已经干了六个年头,在肿瘤临床业务上我也有了一定的成绩,得到患者和同行的认可,心里有点不舍,后来在领导的鼓励下,我又来到消化科,带领消化科同事开创了一片新天地。 期间,我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医,临床工作的同时,我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医籍及近现代名老中医的医案医话,博采各医家之长,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,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,我的业务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升。在临床实践中我继承前人、不断创新,探索出一系列中医、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的新方法。如自创具有和胃降逆,宽胸畅膈,开结除痞的功效的“和胃降逆汤”,运用于反流性食管炎,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疾病,均获得良好的疗效。获得2018年扬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2等奖(邱伟为第一完成人);自创“胃萎Ⅰ号方”,以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获得良好疗效,相关论文发表,并获得2015年扬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2等奖。自创具有凉血止痢、敛疮生肌作用的中药复方“榆苋方灌肠液”保留灌肠治疗病变在直肠和远端结肠的溃疡性结肠炎,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,获得2017年扬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2等奖(杨振斌为第一完成人)。在肿瘤科期间自创“敛汗散”贴敷神阙穴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多汗,获2002-2004年度扬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,及2005年扬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,目前在院内推广,各科广泛应用于各种汗证。自创具有清热活血、通腑泻下之作用的“丹黄清利散”腹部外敷参与治疗急性胰腺炎、不全性肠梗阻、急性胆囊炎等急腹症,在缩短疾病的疗程,改善患者腹痛、腹胀等症状,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;自创经验方“枳术加味汤”,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,疗效显著,复发率低。
以精湛的医术治愈、减轻了无数患者的病痛,每日前来就诊患者络绎不绝,有位远在邯郸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,被反酸、胸痛、嗳气、吞咽受阻等症状困扰数年,多方求医未能治愈,后慕名前来就医,每周一次乘夜车从邯郸赶来,早晨8点半到医院,看完病,再乘12点半的火车赶回邯郸,我根据她的病情,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原则,给予自创的“和胃降逆汤”联合服用西药、指导改善生活习惯等全方位的治疗方法,坚持数月,直到病愈。 8年前,有一中年患者因患上了被公认为癌前病变的“萎缩性胃炎伴重度异型增生”,在省级三甲医院两次行“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”,未能治愈,医生建议做“胃切除”手术治疗,但该患者因其他疾病曾做过两次腹部手术,二惧怕再次手术,且在就诊过程中得知中医中药对该病有效,来到我的门诊求治。我仔细了解病史,细心查看病情后,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,为他精心制定了恰当的治疗方案和疗程,该患者坚持近一年的中药治疗后,再去那家省级三甲医院复查时,那位多次为他做胃镜检查及治疗的主任医师惊叹着说,“神奇啊,是谁给你治疗的,重度异型增生消失了”。以后每年一次去该院复查胃镜,都未见复发。患该者非常高兴地说“是方主任保住了我的胃”。
对病房的病人更是全方位地去关心,在精心诊治其病痛的同时,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变化,及时进行心理疏导,了解患者的饮食、便溺、睡眠情况,并予以必要的指导。如:有一位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,在住院期间因与子女关系不和睦,仅有75岁高龄的老妻陪护,生活、检查等诸多不便,以至患者情绪悲观、焦虑不安,在了解情况后,便主动关心帮助他们,安排护工陪检及给予必要的生活护理,查房的时候给予安慰,并主动与其子女联系沟通,化解矛盾,劝说他们在父亲住院期间经常来看望、陪护老人,让老人能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了亲情的关爱,以致老人的家属在患者去世以后,特地到医院送感谢信,并多次来医院看望我。 孙思邈《大医精诚》是我38年来的职业理想和行为准则,所谓“大医”,是优秀的医生,所谓“精”,是医术精湛,所谓“诚”,是医德高尚。我始终坚守“医者父母心”的格言,能够做到急患者之所急、忧患者之所忧、想患者之所想,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。对待每一位病人,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、详详细细解说、兢兢业业施诊。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,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,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在早交班前,门诊结束下班前详细查看当天入院的新病人和重危病人,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。不能正常下班,半夜被叫来医院会诊、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。无论夜间还是节假日,只要是病人需要,随叫随到。如果遇到远道或慕名而来挂不上号的患者,便主动牺牲休息时间,为他们加班,门诊病人多,上午的门诊持续到1-2点,下午的门诊持续到晚上7点多,保安经常手拿钥匙等着我锁门。在工作中踏实认真,待人真诚,任劳任怨,尊重团结同志,把方便让给别人,困难留给自己,曾创连续5年年三十值夜班的记录,38年的工作中值夜班有30年,累计约2160天。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行业的各项规章制度,以及行业道德规范,合理用药,合理检查、合理治疗,不以权谋私,多次拒收病人及家属的红包、礼物、吃请,在病人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。 在自身不断学习成长的同时,还带教了一批又一批的实习生、进修生、规培生、结对师承的弟子,认真修改学生们的医疗文件,手把手得指导他们如何通过望闻问切抓住主症,详辨舌脉,准确辨证,如何选方用药,如何随症加减。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传授给后来人。 作为学科带头人,我始终把医院的发展、学科的建设作为自己的责任,为提高学科信誉和社会知名度做出了不懈的努力。紧密团结全科同志,调动科内所有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。强化业务学习,跟踪本专科学术发展动态,不断提高自身和全科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、服务质量和教学、科研能力,以优良的疗效和温馨、周到、人性化的服务赢得病人的信任,使脾胃病科在本区域市民中的影响日渐扩大,前来就诊的病员不断增多。2010年脾胃病科成功创建为扬州市中医重点专科,2014年开始创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,2018年通过了评审验收。从2014年-2017年脾胃病科的综合服务量、人均服务量均名列全院前茅。脾胃病科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科室或突出贡献奖。我个人2016-2017年门诊量达到1.2万人次,2014年-2017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个人或突出贡献奖,连续四年在中层管理干部年度考核测评成绩排名第一。2018年被授予“扬州市三八红旗手”光荣称号。 38年漫漫行医路,历经坎坷磨难,而今虽然年过“知命”,我依然初心不改,以博爱为怀,救死扶伤为本,愿为扬州中医事业的发展,竭尽绵薄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