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|春季如何补肾,你知道吗?
发布日期:2020-03-20  来源:党政办   审稿人:  浏览次数:1207

中医养生|春季如何补肾,你知道吗?

    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称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当人体肾气充足的时候,抗御外邪、病毒的能力提高,则不易受到外邪的侵袭。昨天是“世界肾脏病日”,扬州市中医院肾病科住院中医师沙鑫表示,春季天气变化无常,是疾病多发季节;大家都知道春季养肝,其实也要注意补肾。


 

 

春季重养肝,补肾也不可偏废

   沙鑫说,肾在中医中被称为“先天之本”,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源,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,人的阳气发源于肾,全身的阳气都要从这里散布出来。如果肾阳只有消耗而得不到补充的话,阳气就会不足,这样就难以抵御外邪、特别是寒邪的侵袭。“生活中常见一些人冬天手脚总是冰凉,怎么也焐不热,就是因为阳气太虚,难以温养肌体。”


    中医讲,春季养肝、夏季养心、秋季养肺、冬季补肾。这是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角度来说的。中医五行学说还有一个观点,叫“虚则补其母”,水生木,水可涵木,肾为水,所以肾为肝之母。


    另外,《内经》里也说“肾藏精,肝藏血”,肝血为肾精所化生,厥阴必待少阴之精足方能血充气畅,疏泄条达。所以肝肾两脏母子相生,精血同源,补肾亦可养肝。当前正值春季,万物复苏,此时适应时节养肝很重要,但补肾也不能偏废。


补肾前须经中医辨证施治

   如何补肾,首先得判断自己有无肾虚,然后分清属于哪种肾虚。肾虚不等于阳虚,补肾不等于壮阳,补肾也不分男女,补肾的关键在于对症。肾虚一般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种。阴虚是水少火多,这样的人表现出来的是内热症状,比如面红,口干烦躁,出汗,手足心热。阳虚是火少水多,表现出来的是寒症,比如四肢发凉,怕冷,面色苍白,大便稀溏等。当然,两者也有共同之处,比如脱发、记忆力减退、腰酸乏力、四肢酸软、听力下降等。


    肾阴虚和肾阳虚表现的症状不同,用药也不同,一般来说肾阴虚多用六味地黄丸来调治,肾阳虚应该用桂附地黄丸来调治。除了中药,适当进行食疗进补也很重要。饮食要以清淡甘味为主,菜肴不可过咸。肾阴虚患者,可选用海参、枸杞、甲鱼、银耳等,以滋补肾阴。肾阳虚者,可选用羊肉、肉苁蓉、肉桂等,以滋补肾阳,其表现多是畏寒肢冷、腰酸耳鸣等症状。“在补肾前,一定要经中医辨证再施治。”

还要注意日常生活保养


  此外,还要注意日常生活的保养。春季阴寒未尽,冷空气还时常活动,昼夜温差大,需注意保暖,增衣减衣要随天气变化,不宜过早脱去棉衣,以免受凉感冒。


    再则,要保证睡眠充足,切勿熬夜、劳累,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人卧则血归于肝”,晚上正是肝脏自我修复之时,若经常熬夜,休息过晚,血不养肝,就会伤及肝脏。


    医生建议,春季应顺应天时,早卧早起,保持情绪稳定,精神愉快。平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勤洗手。可行合理适当的体育锻炼。


  良好的生活方式,适当的运动锻炼,加上合理的食补与药疗,都是春季补肾的关键,可以达到防治春病,强身健体的作用。

医生介绍


沙鑫 扬州市中医院肾病科住院中医师、硕士研究生,2016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,师从于中医肾病专家孙伟教授。自2016年7月在扬州市中医院从事肾病科临床诊疗工作,曾在苏北人民医院进修学习,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、难治性肾病综合征、急慢性尿路感染、慢性肾功能衰竭、糖尿病肾病等肾科疾病。在血液透析、血液灌流、血液滤过、血液透析等技术治疗肾脏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。在国家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。

 



 

◆上一篇:“中药抗癌2号方”可缓解肠肿瘤引起的疼痛、腹胀
◆下一篇:世界睡眠日 | 谈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失眠
Baidu
map